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佛山市水务局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2-18 10:05:57  来源:本网 [字号:

  2022年,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全市治水大会精神,全面做好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和市委市纪委监委关于万里碧道佛山段和污水管网建设项目专项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全面部署、全力攻坚,奋力开创佛山治水兴水工作新局面,书写佛山绿韵水乡新篇章。

    一、以“一个目标,两个坚持”为核心,推进市委市政府治水兴水重要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保好水治差水工作目标。2022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全力保障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市考断面水质逐年改善,劣V类水体控制目标比例低于25%;巩固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完成65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坚持水环境全流域治理。2021年9月,在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和直接推动下,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环委会印发《佛山市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这是佛山“十四五”时期治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市水利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原则、理清思路,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加大统筹、积极谋划水环境治理。

  坚持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管理。2020年2月,在时任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和直接推动下,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各区成立单一的国有排水运营公司,推行排水设施建管一体化、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三个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快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全面提高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尽快实现全市排水设施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各区住建水利局要贯彻实施好这份文件。按照容缺移交思路实现全区管网统一管养,加快移交已建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年内尽快实现区排水公司应接尽接;提前部署,逐步完成村级管网的接收或监管加快修复已建管网修复分流域、分单元推进管网缺陷修复,至2025年底完成各类缺陷修复工作统筹实施新建管网,直接参与管网验收,2022年起新立项城镇市政污水管网(配套建设除外)全部由区住建水利局或排水公司统筹实施建设,各区排水公司提前介入直接参与管网项目的联合验收。尽快实现全市排水设施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积极争取城镇污水处理厂政府回购,区排水公司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接尽接,加快污水处理厂扩建工作因地制宜实现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强化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监管,确保正常运行。

    二、坚持“六个提升”,加快推进佛山水利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构建持久水安全

  织牢织密安全防护网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推进堤防达标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建立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管理机制,落实水闸安全鉴定要求,完成病险水库、水闸的除险加固;高明区要加快推进西坑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严控水库降等报废,建立健全山塘管理机制,加强安全运行管理。完善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建立运行水位动态管理制度,保障防洪、灌溉、抗旱需要。开展水库、水闸、堤防险工险段等风险自查排查,对存在问题主动整改,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做好结果应用。

  强化城镇防涝体系建设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和管养力度,强化水利排涝设施建设,优化骨干水利工程科学调度机制;推进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蓄水能力建设,提升城市及重点涝区排涝能力,消除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点,做好超标准降雨应急处置、确保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丧失。

  健全灾害风险预警机制。抓好汛前检查、隐患排查、人员培训、“三个责任人”等责任落实,做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强化预演、预案措施,完善山洪灾害监测网络,超前谋划、事前预防、降低风险。做好物资储备,加强抢险救援队伍管理和应急演练,完善极端天气城市预报预警和公共服务设施防洪排涝应急响应机制。

  完善水务工程安全生产与质量监督制度。制定工作要点,完善工作职责和责任清单,开展专项行动,推进水务工程安全生产管控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各方落实主体责任。

  (二)提升安全优质供水和集约节约节水用水能力,保障优质水资源

  强化安全优质供水。完成供水系统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西北江互为备用的供水布局,增强不同片区管网的互联互通。研究二次供水改革,推进老旧管网隐患排查及更新改造,试点分区分质供水。2022年底实现全市农村高质量供水全覆盖,构建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四位一体”的农村供水新格局,高明区要加快建设22个自然村饮水提升工程,增大东水西送能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巩固水源保护区整治成效,做好鲤鱼洲水源保护区项目清理准备及对接协调。

  严格水资源管理。健全水价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制度,严格取用水监管,加强重点领域节水,不断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做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实行区域水量分配和富余水量竞争性分配制度。完成高明、三水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

  (三)提升水环境系统治理能力,打造宜居水环境

  1.坚持控源截污,精细治理水污染“生活源”

  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今年完成南庄、九江明净、丹灶金沙、狮山西北、里水和桂工业园、里水大石、白坭汇金等7座污水处理厂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5万吨/日;建成乐从镇佛山新城污水应急处理装置,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完成11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前期工作,顺德区要确保乐从、陈村、龙江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2022年开工,力争其他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在2022年开工。高明区第二、第三、第四、明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开工;确定平洲、大门、群力围、高明中心城区第一、驿岗等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的提标改造或优化工艺管理实施方案。

  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各区要精细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需要整改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溯源和重要节点水质监测,扎实完成“一厂一策”修编,开展管网系统化整治,“绣花”功夫分片推进雨污混接整改、清污分流改造、病害管网修复、暗涵污染整治、河涌水倒灌、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年底明显提质增效。

  或修复污水管网1100公里。优先在国、省、市考河流河涌周边、黑臭水体周边、进水浓度低的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新建管网,加快填补城中村、老旧城区、建制镇、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加快解决全市污水管网城乡分布不均衡、延伸入户不充分、“最后一百米”不连通等问题。加快配套污水管网建设,2022年年底前停运撤销南海区26个、三水区1个一体化处理设施,三水区其余8个在2023年年底前停运撤销。全市不再新建直接抽取河水处理的临时设施。出台排水管网建设管理工作指引,加强管网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等全过程质量管控。严格控制沟槽回填、闭水试验等关键环节的工程质量。新建管道内窥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和竣工验收。对在建工程管材、施工质量进行飞行检查,抽查建成或修复管网的通水水质,督促各方注重工程施工质量和建成成效。

  源头推行雨污分流。落实《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新建、改建、扩建排水设施应当按照排水规划建设雨水、污水分流排放设施。已经实行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区域,不得将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相互混接,不得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网。建设用地出让、划拨前,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配套或者同步计划建设公共排水设施。新建居住社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推动支线管网和出户管的连接建设;各区要将排水管理要求纳入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管理区排水公司参与竣工验收。

  不断完善“排水系统一张图”管理。高质量开展《佛山市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编制,全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做好管网的建设管理。持续开展全市排水系统深度排查,在上半年全面摸清污水管网、雨水管网、雨污合流管(暗涵、渠等)、污水泵站、管网缺陷、空白区域等情况,摸清楼盘小区、商业体、医院、机关事业单位(含学校)污水、雨水接管情况,形成全市“排水系统一张图”并动态更新。各区要结合重点工作,将排水单元、排水户、工业集聚区等接驳市政管网位置纳入“排水系统一张图”管理,并逐步将“排水单元内部管网运行图”(标注排水单元内雨水、污水管网走向、埋深、管径、接驳位置等属性)一并纳入管理,构建污水从源头到中端到末端全流程覆盖的全市“排水系统一张图”。

  2.坚持高效集污,精准整治水污染“工业源”建设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围绕“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达标”的目标,对镇级工业园区内排水单元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雨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实现污水零直排。注重村改攻坚村级工业园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废水或综合废水集中处理设施,依法开展排水许可。这项工作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要做好市政管网向工业集聚区的延伸和排水许可管理工作。

  3.坚持绿色养殖,精心治理水污染“农业源”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绿色转型,推动楼房式绿色标准化生猪养殖项目投产,鼓励大型企业以入股、合作等方式,带动养殖场户升级改造,推动畜禽养殖转型升级。重点是开展渔业生态养殖和尾水处理。按市党代会的部署,全面改造提升52万亩鱼塘,在水质达标攻坚的重点区域加快实施,推行高质量零排放养殖模式,努力实现渔业养殖高产出、零排放。

  (四)提升河湖生态保护水平,维护健康水生态

  力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净岸工作制订全市清淤疏浚工作指引和工作计划,综合水环境治理、防洪安全和通航要求,有序开展轮疏,对于污染较重的水体要采用环保清淤方式,切实降低内源污染;各区要加强对清淤污泥的管理,明确处置利用方式并合理确定处置利用场所。开展净岸行动,在2022年汛前对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所有河涌河道管理范围内垃圾全面清理,后续纳入河长制季度检查予以常态化推进。

  全力推进高质量碧道建设。2022年推动完成28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确保完成纳入省级特色廊道范围内(西江干流、北江干流、潭洲水道、平洲水道)的所有碧道建设项目。碧道规划要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交通建设、民生工程、地方人文特色等充分衔接,做好百里芳华、万亩千亩公园、乡村振兴、特色航道及“四好农村路”等与碧道建设的有机结合,带动沿线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将碧道纳入其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体系,明确碧道建设管理维护具体责任单位,落实管理维护经费,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大力提升水生态修复能力。以联围为单位,在确保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闸站调度方案,增强河涌水动力,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实施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加强生态驳岸和水网生态廊道建设,修复水生态系统功能。

  努力传承弘扬水文化。深入挖掘岭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水文化载体建设,挖掘打造一批体现水生态文化的标杆项目地标项目。结合碧道建设,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依托,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打造水利宣传点,弘扬水利精神,宣传治水工作,开展普法宣传。

  (五)提升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实现高效水管理

  建设“智慧水利”系统。按照“一网统管”总体要求,逐步实现涉水数据的部门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与水文监测站网、水质自动监测站网的数据共享,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和水工程管控的数字化水平。逐步建成“ 河、库、堤、闸、站、厂、网、泵、园区、排水户” 等全要素治理总图,形成以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管理、水生态等为重点的水文水质监测、工程运行监控、涉水许可管理、智能分析、预警预报等核心决策支撑体系。

  提升水利治理能力。持续深化水利“放管服”改按照市委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的部署,水利部门和相关企业要优化涉水审批事项,简化审核流程,不断提升审批效率。主动对接水务工程审批相关单位,加强部门协同,加快水务工程前期工作。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推进多部门、多科室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洗砂洗泥、非法占用河道水域等违法行为。强化信用管理,规范水利建设等市场主体行为。落实水利工程分级管理责任,加强基层水利管理能力建设,培养基层水利人才,落实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和管护经费,鼓励发展物业化、专业化管护。

  (六)提升治水兴水履职能力,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强化责任落实。压实属地责任。市级统规划、统标准区级统资金、统建设,承担牵头抓总责任,统筹部门、镇街村居、施工各方等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镇街管征拆、管保障,承担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按时交地;企业管施工、管运维,要密切互动,围绕水质改善加快工程建设。压实部门责任。各区、各单位要把治水兴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把治水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市委重构市直部门治水工作体制,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各区住建水利局要理顺内部职责,做大做强做实治水机构,加强系统谋划,统筹相关单位协同治水兴水,形成步调一致、团结高效的治水“统一战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攻坚,打好全流域治水大会战。

  严格河长制考核问责。优化河长制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机制,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实行治水兴水河(湖)长首问责任制,强化巡查暗访、重点抽查、专项督查,压实各级河长和区、镇街及河湖管理单位责任,采取“提醒—警示约谈—通报批评—移交处理”的层级督办体系。落实全市治水大会精神,建立年度督察、专题督察和日常督察制度,推动重点工作落地,发现问题突出的坚决报请有关部门问责处理。

  加强绩效考核。排水运营公司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排水主管部门的领导。各区住建水利局要根据流域治理水质改善成效、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水量以及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等情况对排水公司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收益挂钩。

  弘扬实干作风。严格执行“一月三问”狠抓落实工作机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要“面子工程”、临时工程,扎扎实实把务实管用的项目落实到位。强化信息公开,走好治水群众路线,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治水兴水的浓厚氛围。

    三、坚决打好四场攻坚战,加快偿还历史工作欠账,打开治水兴水工作新局面

  一是排水单元整治攻坚战。制定排水单元整治工作指引,确定重点区域是禅城区全区南海桂城、大沥、狮山(东南和城北厂纳污区域),顺德大良、伦教、容桂、北滘,高明荷城三水西南、云东海,开展排水单元整改,杜绝污水直接接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直排河涌。由区住建水利局牵头组织区排水公司、各相关部门推进实施。2022年3月底前,完成排水单元划分,制定排水单元整治工作方案,逐步实现从“末端截流”向“源头分流”转变。优先实施楼盘小区、商业体、医院、机关事业单位(含学校)、工业企业等污水管网或雨水管网源头改造。原则上红线内管网完成雨污分流或清污分流整改,日常管养监管到位。2022年上半年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含学校)、工业企业排水单元排查,下半年完成整改。2022年完成楼盘小区、商业体的再排查,2023年完成整改。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将污水管网建设以及雨污分流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标准中,一并完成排水单元整改。同时,要同步实施排水单元周边配套公共排水管网的新建工作,对存量管网进行全面摸查,对错混接、淤塞、塌陷、错位、外水渗入等各类缺陷彻底修复改造,确保排水单改造完成后,片区污水收集进厂,雨水接入雨水管或就近入涌。难以实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区域,应当采取管网混接整改、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渠道治理或者雨水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减少污水直排和溢流污染。

  二是排水许可管理攻坚战。制定全市排水许可和备案工作指引,规范工业、建筑、餐饮、医疗行业的排水许可管理。各区住建水利局要组织指导各镇街共同做好许可证审核发放工作,可委托第三方单位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负责现场核查。2022年底前完成用水量100吨/月以上的排水户与市政管网错接、混接及漏接点整治,杜绝污水直排,依法规范排水行为并核发排水许可证。对用水量不足100吨/月或低污染的排水户,以接入市政管网的排水口为单位,由排水口对应的排水户统一完善排水许可备案管理,建立备案台账,实现登记造册、建立清单、纳入管理。强化排水管理执法,开展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评估工作,加大对超标超量排入污水管网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是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确保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提升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持续开展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巡查,推进禅城区青柯涌、南海区联星直涌、石碣涌、大坑涌和鲤岗尾涌、顺德区南霞涌持续整改,确保2022年实现“长制久清”。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对已完成整治的80条农村黑臭水体每月实施水质监测和监管巡查,建立“一河一策一图一表”推进65条农村黑臭水体以及已验收但水质不稳定的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同时,制定暗涵整治工作指引,开展全面调查与检测,采取清污分流改造、清淤疏浚等措施,减少暗涵入河污染。2022年底前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以及水质不稳定的城乡黑臭水体流域范围内暗涵整治全面摸清全市暗涵底数及污染状况;2023年底前完成市考断面水质不达标河涌,2025底前完成所有市考断面河涌暗涵整治。

  四是河道岸线保护攻坚战出台清四乱工作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按照水利部和省关于河湖清“四乱”、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等文件精神,通过普法宣传、积极引导和综合执法等手段,加大岸线保护和河道拆违治违力度。全市统一行动,全面开展河道拆违治违整治,坚决遏增量、去存量。各区提前思考和铺排,2022年3月底前完成问题再排查。健全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制度,各区要督促基层水利部门履行河湖岸线巡查、管理责任,发现新增问题须及时制止、立即上报;市、区加大巡查抽查力度,坚决遏制新增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