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佛山市水利局 > 政务公开 > 资料中心 > 水利工作总结
2018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9-03-27 16:30:00  来源:市水利局 [字号: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完成年度三防工作任务
  一是实现三防工作零死亡、少受伤目标。2018年汛期期间,我市降水量1578.0毫米,较常年同期(1120.2mm)偏多4成,经历了12次较为明显的强对流、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6月上旬受西南季风及台风的共同影响,我市降雨量420.7毫米,较常年异常偏多3.1倍,为历史同期最大值。2018年受台风暴雨影响,特别是受到第四号台风“艾云尼”外围环流影响和第22号超强台风“山竹”严重影响,全市镇(街)受灾59个次、受灾人口34.5073万人次、转移人口58.032万人次,受灾农作物面积11.5844万亩、水产养殖损失面积3.0525万亩,全市直接经济损失6.61亿元,无人员死亡。在市委、市政府及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三防部门坚持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新理念,全心全意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鲁毅书记、朱伟市长先后11次到市三防指挥部调研三防工作和亲自坐镇部署防台风工作;赵海副市长、邓建伟副市长等其它市领导先后20次检查指导防汛备汛工作和防台风暴雨工作,全市各级三防责任人认真履职,各项三防督导措施落实到位;全市出动抢险救灾42901人次、抢险设备2799台次;汛期期间市三防指挥部先后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10次,防御超强台风“山竹”及时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发布全民动员令,分步骤采取“五停”措施,实现了今年零死亡、少受伤的目标。
 
  二是创新开展三防风险防控管理。市级三防部门完成了《佛山市三防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山市三防风险识别与登记技术指引》和《佛山市三防风险评估技术指引》,组织开发了佛山市三防风险防控管理地理信息平台,整合了市气象局开发的《佛山市铁皮屋和工棚防灾服务一张图录入系统》,实现了三防风险识别与登记、风险评估、风险一张图、三防能力、手机APP等功能,完成了水务、交通运输、农业、住建、教育、安监、国土规划、海事、旅游、通信、铁塔公司等11个部门行业和32个镇(街)共43类9980个风险源数据更新,全市铁皮屋和工棚信息录入42568条,形成了全市三防风险基础大数据、三防风险一张图和三防风险预评估等初步成果。
 
  (二)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和内涝防治工作
 
  市水务局加强污水处理工作统筹协调和督办督导,带领全市各级水务部门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和完成。一是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进度。至2018年10月底,45间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中(城北污水处理厂项目经批准延后实施),已有43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在9月底全部完工(含广佛跨界提标22座污水厂项目),新东南改建项目已完成74%,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顺德逢沙厂进度偏慢,预计2019年3月可完成。经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我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进展排在全省前列。二是全力推进建设(含新建、改造或新接通水)300公里污水管网,其中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的广佛跨界河流计划建设225公里污水管网,截止10月底,完成239.63公里污水管网(包括禅城区43.03公里,南海区117.35公里,顺德区36.58公里,高明区25.72公里,三水区16.95公里),总进度达79.88%。各区充分利用施工黄金期加快工程推进,2018年底全部完成目标任务可望实现。三是完成《佛山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专家评审,下阶段市水务局将依据《规划》结论和成果,编制全市污水处理设施一张图,指导下阶段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和管理。同时还完成污水处理建设三年计划的制定并印发,2018至2020年计划推进完成933公里污水管网建设。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进顺利,至10月底,全市已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50.12平方公里,已完成总任务的66.8%。禅城绿岛湖片区、南海三山新城、顺德中心城区、高明西江新城、三水云东海、佛山新城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一批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2018年,我市统计的主要低洼易涝点共19处,其中已完成长效整治13处,未完成长效整治的均已采取临时治理措施。2018年清疏排水管网,加强排水设施的巡查,对缺损的沙井盖、雨水口等迅速维修或更换,确保安全完好。汛期期间,除部分地段因施工堵塞排水管导致水浸外,未发生特别严重的内涝灾害。
 
  (三)规范开展河湖管理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建立健全湖长制组织体系,在全省率先落实双总河长双总湖长、制定四级河湖名录和设立河长湖长,确立了3207条河道、河涌和146座湖库共计1306名河长和313名湖长。印发实施《佛山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关于在我市湖泊实施湖长制的工作方案》,市、区、镇(街)三级均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构建市、区、镇(街)、村四级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主动创新河长制湖长制制度,印发《佛山市河长制工作督办制度(试行)》等文件。修改完善“一河(湖)一策”,逐步建立“一河(湖)一档”。上线运行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管河长湖长履职情况。对全市所有河长湖长公示牌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在印有“佛山市河长办”、“佛山12345”微信二维码的基础上增加“广东智慧河长”微信二维码,市民可以直接扫码对河涌问题进行投诉。今年以来,全市1306名河长巡河57960次,其中11名市级河长累计巡河45次,55名区级河长334次,574名镇(街)级河长13045次,666名村(居)级河长44536次。各级河长对巡河发现问题基本能够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市领导带头巡河做表率,鲁毅书记巡河13次,朱伟市长巡河8次,赵海副市长巡河15次,其他市领导也按要求完成了巡河任务。对于市级河长巡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要求,市河长办印发会议纪要至相关区政府及职能部门落实。
 
  二是落实部门河湖管理职能。大力推进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砂场的清理的扫尾工作,至11月中旬,全市累计清理非法砂场目153个,其中顺德区43个,南海区61个,三水区23个,禅城区16个,高明区10个。除顺德区余下3处洗砂场的洗砂设施正在清理外,其余各区砂场已基本清理完毕。加强涉河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2018年共检查涉河项目17宗,对检查过程发现的存在问题已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及时整改。落实西南涌、芦苞涌河面常态化保洁,牵头开展全市河湖全面清理水面漂浮物的专项行动。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划界,全市河湖及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纳入佛山市城市蓝线划定范围,2018年计划设置的河湖桩界已完成佛山大堤石湾段、罗格围、南顺二联围禅城段共计54.8公里,沧江河、杨梅河、大沥镇河湖管理范围桩界设置工程正在实施。完成河湖管理范围“清四乱”排查摸底工作,全市共发现问题共127宗(其中25宗位于北江大堤管理和保护范围),已完成清理销号41宗,未清理完成86宗。对省要求核实的984个卫星图斑进行核查,并将“清四乱”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列入我市河(湖)长制河湖名录的所有河湖。
 
  三是积极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补短板工作。按照省水利厅的要求,布置各区完成了珠江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调查,并将有关成果报送省水利厅。在此基础上,布置各区加强新增、改扩建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完善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登记和审批手续,排查规模以下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要求完成审批登记手续的入河排污口按规定设立标志牌。截止10月底,共排查入河排污口3114个,其中规模以上排污口197个,规模以下排污口2917个。3114个入河排污口中提交省级审核的477个,提交市级审核的2187个,提交区级审核的277个,准备提交审核的173个。
 
  四是依法依规维护水域水事秩序。2018年,全市开展执法巡查9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753人次,出动执法车船914辆次,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46宗。牵头开展水务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联合行动3次,对西江佛山肇庆交界河段至东海水道均安段、北江河口至佛山清远交界河段、北江沙口至顺德水道菊花湾段进行巡查,对水域安全、堤防安全、防洪安全进行检查;组织开展打击涉砂黑恶违法行为维护河道水事秩序专项行动,进驻北江芦苞、大塘河段值班巡查;加强驻点巡查,依靠高明富湾、南海太平两个水政执法点,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视频监控手段,派驻水政执法人员24小时驻点值班,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重点检查和突击检查,并开展每周不少于2次的日常巡查。2018年共检查过往船只300余艘次,查处4宗违法采砂案件,12宗违法运砂案件,没收河砂16007.1立方米,共处罚款95.5万元。
 
  (四)加强民生水务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是完成年度民生水务建设任务。全市在建民生水利工程93宗,工程总投资67.72亿元,2018年度计划投资16.25亿元,工程进展情况良好。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18宗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包括魁奇东路污水管网工程(南海大道~桂澜路以东及澜石大涌岸线整治)、南海区里水河综合整治工程、南海区北村涝区整治工程、南海区仙溪水库综合整治工程(水利部分)、西南涌清淤工程、佛山市第二水源后续工程、桂畔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高明区三洲北泵站新建工程、高明区峰江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高明区中心城区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根据目前进展,2018年底可按期完成12.61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滨水河道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是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九大重点生态项目之一,2018年共计划建设52宗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67亿元,预计可在年底前按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高明区高明河荷城段、杨和段治理工程等2宗工程已纳入省中小河流治理(二期),至10月底,高明河荷城段、杨和段治理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编制及审批、施工图及施工预算的编制,即将开展监理招标和施工招标,预计不晚于12月开工,属短平快工程,工期2个月左右。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督促高明区抓紧时间按计划完成省厅交办的建设任务。
 
  二是水利建设质量管理抓出成绩。我市大力推进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多次对已完工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进行集中清理,经过市区两级多年、高强度清理,绝大部分已完成竣工验收。在2017-2018年度的水利建设质量评价中,水利部和省水利厅首次将2010-2015年竣工验收完成率列入考核指标。我市2010-2015年间应完成竣工验收的水利建设项目 376宗,已验收330宗,竣工验收率87.77%,在2018年水利质量考核获得等级A级(优秀),位列全省第一名,并被省水利厅推荐作为水利部质量考核的三个地市之一,接受了水利部考核组对我市高明区在建项目三洲北泵站新建工程和三水区在建项目乐平镇黄婆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检查考核,考核组对我市水利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稽察。2018年在建水利工程开展建设管理巡查中,前三季度共有28家单位因存在不良行为而被扣信用分,累计扣信用分185分,有3家单位扣分超20分而被暂停投标资格。2018年前三季度对业绩优良或获得市以上工程优良奖的11家企业,给予信用加分奖励,累计加分163分。另外,根据水利工程稽察工作的要求,各区2018年均要完成不少于1宗项目稽察任务,全市共计至少稽察5宗项目,预计年底前可确保按时完成全部稽察项目。
 
  (五)扎实开展水资源管理和供水安全工作
 
  一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取得优秀等次。根据省公布的2017年考核结果,我市2017年考核等次为优秀(考核总得分90分以上)。我市考核总得分92.28,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2,其中,指标考核得分97.7,工作测评等分88,公众评价得分96.05。至此,我市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6年在全省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我市今年接受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组对我市水生态文明的现场检查,得到考核组组长、水利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指出佛山市委市政府在水治理、利用、开发、节约、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制度建设、组织体系到实施措施想了很多办法,思路清晰,水生态、水环境不断提升;希望佛山再接再厉,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再提升,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把水资源利用好、节约好、保护好。
 
  二是全面启动创建节水型城市。我市着手编制《佛山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佛山市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等创建申报材料,目前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并实施《佛山市节水实施方案(2016—2020年)》《佛山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佛山市非居民用水累进加价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及方案。《佛山市行业用水定额(试行)》也按程序上报省质监局审核。按照《佛山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实施方案》的安排,推进第二批单位完成建设,并启动余下一百多个市级单位开展创建工作,陆续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及报告编制。
 
  三是督察检查确保供水安全。2018年度供水水质督察对全市城乡水厂、二次供水及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进行随机抽查并检测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水厂的出厂水106项指标、管网水45项、“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管网水45项指标检测均达标。“村村通”城乡供水一体化进展较快,高明、三水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任务已完成;完成南海区“建成区一户一表”改造任务。南海、顺德区7家村级水厂的整合关停工作已完成5家水厂关停,尚余顺德区2家仍在谈判阶段,力争年底完成关停。在我局牵头督促下,供水资源整合工作有较大进展,官山、西南及家信水厂已停止取水,正在陆续办理后续关停事宜;乐从水厂取水口迁移按计划顺利开展,计划到2019年6月完工;合水水厂取水口迁移项目市政府已同意暂缓实施;西登水厂因工程建设周期及管网路由等原因,顺德区已向市政府申请将关停时间延后至2019年6月底。
 
  (六)持续加大水务法治建设力度
 
  一是加大水务普法宣传力度。联合佛山电台在3月份水日、水周期间,举办了“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纪念2018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系列宣传活动。围绕河长制、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习近平同志的法治理念、宪法修正案与危机应对等主题,举办了五期学法培训。
 
  二是加大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力度。修编《佛山市违法采砂运砂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并于5月22日由市政府正式印发施行。修订《佛山市水务局行政执法事项自由裁量标准》,计划于2019年统一向社会公布。编制《佛山市水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扬尘污染防治部分)》,已于11月15日以部门规范性文件形式印发。
 
  三是加大立法和重大行政决策落实力度。《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立法事项已通过人大常委会的二审,正在进行三审。《佛山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纳入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已完成完成合法性审查,正在修改完善中。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水务队伍力量配备不足。一是水政执法力量不足。我市除南海、顺德区外,其余三区水政执法人员配备不足和执法装备相对欠缺,三区均无大型执法船,禅城区无水政执法专用车辆,执法人员偏少,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复杂的水政执法工作形势。二是基层三防能力有待加强。目前,镇级三防工作均依靠水利所人员开展,主要通过雇员或从镇(街)水利所人员调剂1-2名人员担任三防工作,缺少专职三防编制人员,加上大部制改革后,水利所退休、借调、调走等原因造成人才流失,基层三防人员力量薄弱。三是节水创建工作人员队伍力量不足,对进度影响较大。
 
   (二)河湖管理短板较多。一是入河排污口基数大,整治后期进入攻坚阶段,存在责任区分不明确等难题,仍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开展整治工作。二是河湖管理范围历史遗留违章建筑较多,全面清理任务艰巨,需进一步加大河道管理及执法力度。三是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较低,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欠缺,素质有待提高,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未能及时到位,导致水利工程设施未能得到合理维护,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年代久远,设备陈旧老化,未能及时开展安全鉴定并进行更新改造。四是河湖长制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理顺,各级河长办属于临时机构,人员多属抽调,不利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开展;同时,河长办工作与环委办部分职责存在交叉,导致推进水环境治理时不够顺畅。五是河涌治理效果受限于客观因素,部分河涌由于建设资金尚未落实、项目建设审批流程过于繁琐、征地拆迁比较困难等原因,无法按照“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推动项目落地;今年受上游北江来水水量减少影响,广佛跨界流域得不到生态补水,水体流动性极差,造成污染物累积,水质有所反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