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佛山市水务局 > 政务公开 > 资料中心 > 水利工作总结
2016年水务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7-01-20 14:13:00  来源:市水务局 [字号:

    刚刚过去的2016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水务系统立足中心工作,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加快民生水务工作规范化治理步伐,取得了较大的工作实绩,现就2016年水务工作完成情况、2017年主要任务报告如下:

  一、2016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从做好“水美佛山”这篇文章入手,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我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绩突出,已完成《2016-2020年佛山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竞争性分配方案》的编制并经市政府印发实施;积极推进节水工作,完成《佛山市用水节水评估体制建设项目》,完成《佛山市节水实施方案(2016-2020年)》初稿;基本完成《佛山市行业用水定额》、《佛山市非居民累进加价实施方案》项目,《佛山市供水专项规划修编(2014-2020年)》已经由市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最严格水资源年度考核获得全省第一名,“十二五”终期考核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是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2016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的建设300公里污水管网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市投入建设资金约22.78亿元,完成管网建设301公里。其中,禅城区完成34公里,南海区完成125公里,顺德区完成82公里,高明区完成33公里,三水完成27公里;全市已有39间厂COD、氨氮进出水浓度差达到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考核要求,达标率为72.22%,超过了市政府下达的70%达标要求。

  三是有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佛山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导则》、《佛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技术指引》、《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务技术指引》、《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指引》、《佛山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等相关的规则、技术标准、指引已印发实施。《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报政府审批;《佛山市绿地系统规划》、《佛山市城市蓝线划定规划》等专项规划正在征求意见;《佛山市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图集》项目已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各区也都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相应的文件;全市出台了考核办法,涉及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28亿元,已完成投资约52亿元,共纳入61个建设项目,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管理,推动了海绵城市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

  四是加大水务工程建设管理和水生态治理。全市累计投入25.63亿元建设281宗民生水务工程,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水务工程建设任务。纳入2016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15项重点民生水务工程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纳入中央水利投资的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均已完工并办理单位工程验收,纳入我市2016-2018年补短板项目6宗防灾减灾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并按计划稳步推进,6宗改善水环境工程,已有3宗投产验收;贯彻我市砂场设置规划,加快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砂场,各区非法砂场清理和砂场标准化建设进展顺利,顺德区已基本完成非法砂场的清理工作和砂场标准化建设;三水区需清理的非法砂场8个已有5家已完成搬迁取缔工作;禅城区和南海区计划在2017年3月底前完成砂场清理和标准化建设工作。去年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29个,水土保持总投资8.62亿元,防治责任范围1150.4公顷。

  五是打造良好河湖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水系岸线生态治理和修复,打造“水美佛山”的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岭南水乡,以景美、水清、岸绿、河畅为目标,开展截污结合岸线整治,达到“固化、净化、美化、绿化”的治理要求,大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市举办了佛山市2016佛山最美河湖评选暨“水美佛山”市民体验活动,共有16万的市民投出了166万多票,评选出禅城区丰收涌、南海区千灯湖、顺德区逢简水乡等6河4湖为“佛山十大最美河湖”。

  (二)从确保“水安全”入手,扎实抓好排涝设施和三防能力建设

  一是抓好“十三五”规划和排水立法工作。《佛山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印发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开展排水管理地方立法工作,明确城市排水及其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主体责任,解决目前存在的防洪、排涝和排水衔接不顺、城市内涝防治无法可依的问题,目前《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已通过专家评审,形成送审稿并报批。

  二是联合开展内涝监测预警工作。联合市水文局开展内涝防治工作,在佛山市各区主要街道隧道新建了内涝站点26个,提高了内涝监测站点的覆盖密度;开展《佛山市城区内涝预警系统更新升级开发》工作,收集城市内涝灾害现象的基础资料,优化佛山市城区内涝模拟模型和内涝模型展示效果,进一步摸索涝情预警的科学方法,研究提前预警并发布城市内涝淹浸情况,为城市防汛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支持,积极探索水务、水文、交警、公路、交通等多部门的深入合作,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内涝监测与预警的实效性。

  三是加强对重要水浸点的疏导治理。禅城区实施排水设施管养改造和管网建设提升,辖区内涝隐患大大减少,中国陶瓷城、季华二路佛开桥底、佛山大道东江国际段、五峰路、港口路一带等5个严重积水点治理取得成效。南海区实施“一点一策”,采取应急整治措施与永久整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水浸点整治,投入资金开展佛山大道乐安段雨水管网改造。顺德区对各镇(街)内涝隐患点进行摸底排查,对排水设施构件破损、破旧、老化等问题进行处理,效果明显。高明区已完成中心城区主排水管渠清疏工作,提高排水能力,内涝情况初步改善。三水区重点推进旧党校片区水浸改造工程和一环东路片区水浸改造工程,解决水浸难点,收到很好效果。

  (三)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推动水务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深化落实水利建设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施行《佛山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开发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实现市公共资源交易网无缝对接和数据交换,公开项目信用信息,推动水利建设市场阳光化。全市35家招标代理机构、25家勘察单位、29家设计单位、27家监理单位、320家施工单位、27家重要设备供应商及全部从业人员,均在系统上办理登记备案,形成了完善的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市共有39家单位因存在不良行为而被扣信用分,有5家单位被暂停投标资格,对25家企业给予信用加分奖励。目前,我市的水利市场诚信建设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佛山经验”,多次在水利部及省内介绍经验,并有多家单位到访学习。

  二是严格落实水务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佛山市水利建设管理巡查制度(试行)》,市、区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会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项目法人、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采取“工程项目随机、巡查专家随机”的方式对全市水利工程进行巡查,做到市每季、区每月、项目法人每周巡查一次,每季度汇总公布一次。全年市区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组织专家1000多人次对281宗水利工程开展建设管理巡查,我市三项工程在省水利厅2015-2016年度水利建设质量检查中获得质量评价等级A级荣誉。落实供水水质督察机制,完成了2016年度供水水质督察工作的各项内容,出厂水106项指标、管网水45项指标达标率均为100%。

  三是提高三防主动防御和指挥能力。去年入汛日偏早,我市遭遇了54场雷雨大风天气,全市降水量2124.8毫米,较常年偏多约四成,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汛和防台风应急响应共6次;台风“妮妲”来临期间,市政府发出防台风紧急动员令,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台风Ⅰ级响应,市、区两级三防指挥部全体成员单位首次进行24小时联合值守。落实防汛责任措施和三防风险防控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工作,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和物资建设,较好地完成了2016年汛期保障任务。

  四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继南海区全国试点后,我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铺开,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市级绩效评价工作,禅城、三水、高明区的市级绩效评价为优秀等级。以沙口水利枢纽站、禅城区的张槎街道所、高明区的沧江泵站、南海区东风水库和官山泵站作为试点单位,全面推进我市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前沙口水利枢纽站、禅城区的张槎街道所、高明区的沧江泵站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并获得省颁发“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证书,南海区东风水库和官山泵站正准备资料上报。

  五是不断提高依法治水能力。落实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共发布佛山市供水水质月度公告11期、年度佛山市供水水厂出厂水106项水质指标公告1期;建立并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机制,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出台后7日内可在佛山市信用网查询。加快行政审批“一门式”服务改革进程,制定28个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审批设定标准,编制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共15项(其中市、区共同行使事项共8项,市级单独行使事项共7项),实行“受审分离”综合服务模式。加大水行政法规宣传力度,印发《水行政法律选编》,自主研发佛山市《水行政法律汇编》APP软件在水务系统广泛推广使用。加大水政执法力度,2016年全市共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共44宗,全市开展执法巡查3082次,出动执法车船2028余艘次,出动执法人员7300人次,共查获违法采砂案件3宗,违法运砂案件11宗,涉案河砂15529立方米,处罚款108.7万,6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起诉。

  (四)从狠抓“一岗双责”落实入手,促进行风政风建设

   一是强化“两个责任”,防控廉洁风险。按照市政府颁布的权责清单分析出9项信息化事项40个风险点,依据相关风险点建设“佛山市水务局权力运行风险防控子系统”,并于2016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按时按质填报“三重一大”数据,全年召开党组和班子会议25次、提交议题103项全部录入市纪委的廉政风险平台。

  二是落实廉洁建设管理。全市由水投公司负责实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共323宗,工程总投资56.4亿元,未发现人为招标操作、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市水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协会,对各区2014、2015年度市级补助资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涉及五区使用市级补助资金的108个水利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各项目均按规定进行了招标采购流程(未达规模的除外),均签订了建设或服务合同,资金支付均履行了申请审批手续且手续完备。   

  三是积极解决行风政风问题。 9月3日上线佛山电台《946民生直通车》栏目,根据收集回来有关城市内涝、黑臭河涌、水质等等23个民生问题,市、区水务部门迅速跟进处理相关民生水务诉求。其中针对“顺德容桂家信水厂投诉问题”,市水务局会同市环保局、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佛山监测站工作人员组成了工作组到家信水厂的取水口泵房、取水口上下游100米沿岸区域、上游的眉蕉头水闸位置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市、区两级水务部门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开展廉洁教育,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难落实、征地拆迁难推进对水务工程建设影响较大。我市民生水务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征地拆迁能否如期完成。目前实施过程中因政府制定的补偿标准与土地权属人的期望值相差较大造成工作推进缓慢,部分工程因涉及维稳还需暂停。各区、各镇(街)的财力不均衡,部分区、镇(街)水利建设资金的筹措困难大,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是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有巡查制度的落实不够的情况。受“两法衔接”的交接要件政策不明晰影响,一些案件办理困难,甚至延误执法。水政执法“人盯人”模式难以精准防控和打击。

  三是基础数据的统计整理工作须得到重视。在防御台风、洪水、内涝时,特别是在城市排水和水利排涝的数据衔接方面,仍存在基础数据不足、统计口径不统一、数据不全面和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

  三、2017年工作任务

    一是落实三防责任,确保度汛安全。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首位,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保障佛山市民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来展开。要把防台风、防洪涝、防旱、防冻等灾害抓深入抓扎实,加强信息化智能化三防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三防措施,改造升级智慧三防指挥系统,提高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三防科技防控体制,完善种类预案和风险评估,大力推进三防风险安全隐患防控体系建设,实现防灾减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防避灾害风险综合能力,加强三防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目前,市政府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强佛山市三防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下一步将做好我市三防(防汛防旱防风)危险源、危险区域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等工作;发挥各级三防部门和成员单位作用,收集、完善、整理三防基础信息资料等,落实三防各级责任人和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储备充足的三防物资。

  二是加大建设力度,落实民生水务实事。落实实施2017年16项重点民生水务工程建设任务,继续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督导各区加快开工建设,重点工程重点抓,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建设300公里污水管网,重点放在二、三级管网建设上,扩大污水范围,加强管网的清疏补漏工作,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按要求推进中央、省水利投资项目建设,确保中小河流重点县和水系连通试点项目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落实推进2017年度水利补短板项目建设。协调推进第二水源后续工程、金沙水厂置换关停项目、高明水厂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保障供水安全。

  三是落实综合治理,引领水生态文明发展。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制定我市水生态文明规划。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出台的水资源规划修编,加大节水工作力度,推进水资源消耗和强度双控制行动。抓好小流域水生态系统治理工程,指导里水河流域和桂畔海流域系统治理工程的推进工作,继续推动水利河涌改造项目,构建江、河、涌、湖、库水系连通格局。强化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水系岸线生态修复和治理,支持水系河滩湿地水生态公园绿道建设,打造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滨水景观。

  四是完善河湖管理机制,做好河长制实施落实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和湖管理保护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水治理体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水利部、环保部已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结合中央及省的部署,我市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我市及各区要构建高位推进的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分级河长制;结合佛山实际,明确总体任务和目标;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实施模式,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平安绿色生态水网;自加压力,按照“走在前列”要求,抓紧推动出台我市及各区的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并健全考核机制,严格监督考核。

  五是加强协调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引领五区抓好试点区域建设工作,集中精力大抓三年时间,确保2019年基本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2020年上半年实施市层面的检查验收,整改完善后,全力做好迎接省和国家考核工作准备。做好全市召开海绵城市建设再推进会议的筹备工作,下发专项规划等所有技术指引文件,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规范要求和推进时间结点以及考核办法细则,再梳理一批项目库。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海绵小区、海绵单位建设,制定颁发“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牌匾,利用媒体加强影响力宣传,在全社会掀起海绵建设热潮,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六是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水务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全市继续开展以法治水工作,学好用好水务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新法规的研究和新经验的总结,适时制定修编和补充完善改革发展形成的新规范新办法,搞好普法宣传、解决信访投诉和解疑答惑,为深化水务工作改革提供法制保障。引导和指导水务建设投融资改革,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性低利率长期性贷款优惠机遇,抓紧推进民生水务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农业水价、供水阶梯水价、水权水市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佛山民生水务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大胆探索。抓好管护队伍改革,探索试行社会化购买服务保障路子。

    七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环境。以学习贯彻落实佛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按照市委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指导好今后五年水务建设。要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管党治党要求与水务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水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从严要求、大胆管理、敢于担当、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确保佛山水务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动全市民生水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 -